近年來「蔬食飲食」逐漸成為全球趨勢,吃素不單單只是因為宗教信仰,對於環境永續也能有好的影響,越來越多人會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在一天三餐中調整成一餐或兩餐選擇吃蔬食,可以大大地減輕身體的負擔,然而許多人對於「蔬食、素食」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油份較多、口味較重的印象,但其實最近台北多了很多提供無負擔、質感的蔬食飲食,位於富錦街的「雲川水月 Clavius」是一家蔬食餐酒館,創辦人 Robin 想顛覆一般人對於素食餐廳的印象,進而打造出一家質感的蔬食餐酒館,本篇 JUKSY 就要帶你看「雲川水月 Clavius」的 5 大亮點,請繼續看下去!
雲川水月 Clavius 的創辦人 Robin 並非素食者,有感於市場內並沒有太多蔬食餐飲的選擇,進而想打造出連葷食者都會喜愛的質感蔬食餐飲;主廚則是曾經在悅素軒、大人山養等餐廳服務的 Sam, Sam 曾經為一名有茹素需求的顧客將牛肉料理調整成蔬食餐點進而大獲好評,至今已有 30 年的料理經歷;因為認為好的料理也必須具有好的 Pairing,因此雲川水月請來具有亞洲 50 大酒吧 Indulge、EAST END、Liquid Art 等知名酒吧經驗的 Chris 坐鎮,為菜單料理精心製作出一系列調酒及調飲。
歷經近兩年籌備的雲川水月,店名中的「雲川」意指銀河,「水月」則是取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以月亮與江水倒影之間的意境關係,延伸出自我映照的概念,還原呈現在千萬的江面上都能夠映照出月亮的倒影,而英文店名「Clavius」,則源自月球上的古老撞擊坑「克拉維斯環形山」(Clavius),雲川水月邀來於國內外得獎無數的新興團隊「李陳國際設計」操刀空間,特別於前院悉心打造四處饒富特色的裝置藝術,讓賓客從進入餐廳直到用餐的尾聲,都能透過感官覺知逐步與土地、自我、宇宙產生連結,為因世俗喧擾而繁雜的內心沉澱降噪。
從花園步入用餐空間,雲川水月以天然石窟作為結構基礎,並透過現代侘寂風格演繹,藉此創造寧靜的氛圍,進屋後,下沉一階的沉降空間,刻劃出洞穴般的踏實與穩重,大量不對稱的弧線與拋物線式的帶狀光源,讓不同角落都可以看到由弧形交織而成的景緻,主視覺的米白色調,象徵雲川水月中的雲色,結合仿岩漆面,保留住歷史痕跡的溫潤與靜謐,空間更深一層的包廂,則將弧線昇華為斜天花板上的均光圓形,對應以自由曲線連成一氣的天地壁及石桌,透過弧形的石洞窗望出天際,彷彿置身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洞穴教堂,而大量不完美的曲面則如同侘寂精神般,喜愛世間萬物的不完美,溫柔而堅定地感受「日有陰晴,月有圓缺」。
在規劃雲川水月的料理時,Robin 與 Sam 的想法與專長相互碰撞、激盪出絢爛的火花,整體菜色除了以符合蔬食標準、原型食物為主框架的發想之外,還大量選擇以「台灣在地食材」為主的東方素材,以及融入在個人生活經驗中,充滿回憶與情感的料理元素,憑藉前衛的烹調手法,巧妙融合法國、義大利、日本等不同菜系的精髓及擺盤美學,創造出道道精彩的當代蔬食料理,當中不乏豆腐乳、蔥蒜醬、金桔、醬油等深藏在台灣記憶中的味道。在手法、食材、調味、香氣、時代與創作理念之間,傳遞品牌所追求的「平衡感」;並透過料理與心的溫度,勾動靈魂深處的漣漪,扮演保養身心的精神補給!
除了多樣化且精緻的當代亞洲蔬食料理之外,雲川水月特別聘請具有亞洲 50 大酒吧經驗的 Chris 坐鎮,以歷史悠久的印度神話為背景,依照諸神、七大行星背後的故事為靈感,刻畫調飲風味、設計出首季系列調飲「吠陀行星」,包含 7 杯調酒與 7 杯無酒精的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