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多年的博愛座爭議終於有了新解方!交通部今日正式公布「優先席」統一圖示,宣告「博愛座」正式走入歷史,配合立法院今年 7 月三讀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案,全國大眾運輸工具包括台鐵、高鐵、捷運、公車等,都必須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圖示更新,違者最高可處 5 萬元罰鍰,這項重大變革不僅要終結長期以來的座位爭議,更要重新定義誰能坐這些特殊座位。
延伸閱讀:博愛座正式改名「優先席」!民憂:「人人都說自己有需求」
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司長胡迪琦在記者會上詳細說明這次改革的來龍去脈,她表示過去博愛座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統一圖示,各大眾運輸系統都是各自繪製張貼,有些特別加重長者圖案、有些設計過於花俏,五花八門的圖示不僅讓民眾看得霧煞煞,更常常誤解博愛座的使用對象而引發爭議「我們經常看到年輕人坐博愛座被長輩責罵,或是孕婦、身障者不敢坐博愛座的情況,這些都源於民眾對使用對象的誤解。」胡迪琦坦言:「統一圖示的目的就是要讓所有人一看就懂,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新的優先席統一圖示採用藍白兩色設計,參考國際 ISO 及日本 JIS 兩大國際性圖標系統繪製,設計理念強調與國際接軌、中性且簡潔,圖示由左至右分別代表高齡者、孕婦、行動不便者、攜帶幼童者及其他實際需要者,這個「其他實際需要者」的設計特別引人注目,意味著優先席不再只限於外觀可見的需求者,胡迪琦特別強調:「臨時性身體不適、無法直接透過外觀辨識的隱性需求者等都可以使用!」「優先席是給每一位有需求的人使用,不是只有老人、孕婦才能坐!」為了照顧隱性需求者,交通部還特別設計了「需求貼紙」,讓不好意思開口或難以清楚表達需要座位的民眾可以使用,這個貼紙機制參考了大眾捷運系統的做法,提供其他運輸業者或民眾自行下載使用。
這次改革的執行力度相當強硬,交通部明確要求所有大眾運輸業者必須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圖示更新,時程相當緊迫,胡迪琦表示:「若業者未如期更換,將依照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99 條規定先要求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將處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我們會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每個運輸系統都確實更換。」對於部分捷運業者詢問是否可增加日文、韓文說明,胡迪琦回應,為避免畫面過於複雜,建議可在圖示外圍加註不同語言說明,這項政策的推動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友善交通環境的重視,從過去強調「博愛」到現在的「優先」概念,不僅是用詞的改變,更是思維的轉換,希望透過政府與民眾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友善包容的乘車空間。更多相關資訊亦可看:搭捷運、公車大眾運輸最討厭 10 種人:博愛座、正義魔人、有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