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語的來源超廣,從早期的網路流行語、綜藝節目金句、經典老電影台詞,到 80、90 年代的流行歌詞和廣告文案,全都成為 Gen Z 復刻的寶藏素材,讓老派梗在新世代手中再度火起來!最後亦可延伸閱讀:紐約相機品牌 Manual 推出 HOLO 透明殼相機|Y2K 美學爆棚,就是無法不愛復古!
死語復興運動正夯!最近在社群平台 Threads 上,一群網友自發掀起「挖寶」行動,把那些曾經超流行、天天掛在嘴邊、聊到停不下來,但現在已經被大家遺忘的詞彙,一個個重新帶回大家視線。結果引發超多共鳴,留言區和貼文裡滿滿都是重生的經典詞語~你又知道哪些死語呢?
延伸閱讀:IG 超寬影片新尺寸怎麼做?Reels 比例、製作方法一次看懂!
「死語」這個詞其實來自日文「しご」(shigo),意思就是「死亡的語言」!簡單說,就是那些曾經紅極一時、掀起潮流,但隨著時間慢慢被大家遺忘、少有人再用的詞。像早期論壇、留言板、Ptt、無名小站上常見的「Orz」、「伊媚兒」、「踹共」、「JOLIN」等等,都算是現在少見的死語。
最近在 Threads 上,死語復興運動超火熱!網友吳莎敏還搞了個「死語測驗」,把那些早就退出日常生活的詞彙整理成線上試卷,讓大家考考自己到底還懂多少曾經超流行的詞。透過這波運動,這些被遺忘的用法不只重返訊息與對話,還意外再次流行起來。為什麼會掀起死語復興潮?一部分是大家對早期網路文化的懷念,藉著復活這些詞彙重新連結情感;另一部分則是反潮流的味道——不用跟風最新流行語,說的是「我們這個年代才懂」的暗號。更妙的是,過去的死語在特定語境下依然超實用,無論是語言創作、迷因、吐槽或搞笑,都能精準傳達氛圍和情緒,讓不少人捨不得放手!
LKK:「老扣扣」的諧音,原指年紀很大、老派、過時落伍的人,現在被拿來自嘲或形容某些人事物很「老」。
KUSO:原取自日語「kusogē」(糟糕遊戲),引申為惡搞、令人噴飯的內容。
ㄅㄧㄤˋ:台語擬聲詞,原本是形容聲音響亮,被衍伸為「很酷哦」、「很厲害」的稱讚用法。
ㄘㄟˊ:台語語助詞,用在表示不屑、翻白眼的場合。
蝦趴:源自台語的詞彙「鑠奅siak-phann」,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有正式收錄「鑠奅」,用來形容事情很誇張、很時尚或很厲害,「蝦趴」則是網路上的俗寫。
麻吉:源自英文「match」(相配),被用來形容好朋友,是朋友間親暱的稱呼,類似哥們兒。
伊媚兒:英文「Email」,電子郵箱的意思。
阿娘喂:表示驚訝、感歎的誇張語氣。
哇哩勒:較為口語的感歎詞,用來表達驚訝,帶有吐槽的意味。
茶包:Trouble 的意思,代表「有麻煩」。
哈拉:意指聊天,「不跟你哈拉了」則是指「不跟你廢話了」。
踹共:出來講的台語。
不能同意你更多:超級同意的意思。
XD:代表大笑到眼睛瞇起來、嘴巴張很開的表情符號,不少網友至今還會使用,也因此 XD 是不是死語出現爭論。
Orz:表示崩潰、無力感的一種表情符號,長得和人跪地的模樣很像。
三條線:表示尷尬或無言的情緒,源自漫畫裡角色尷尬時臉上會出現三條直線。
87 分不能再高:起初是電玩實況主統神的口頭禪,原本用來形容「霸氣」;後因 87 類似於白痴的諧音,也被延伸用為「白痴」的意思。
聽你在吧哺:意指「你在胡說八道什麼啦!」,語氣帶有不相信或吐槽意味,常見於網路論壇和 MSN 時期。
死語的來源超廣,從早期的網路流行語、綜藝節目金句、經典老電影台詞,到 80、90 年代的流行歌詞和廣告文案,全都成為 Gen Z 復刻的寶藏素材,讓老派梗在新世代手中再度火起來!最後亦可延伸閱讀:紐約相機品牌 Manual 推出 HOLO 透明殼相機|Y2K 美學爆棚,就是無法不愛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