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爆出重大政策變動!OpenAI 於 10 月 29 日正式宣布,旗下 AI 模型將全面禁止提供醫療、法律與財務三大專業領域的建議。這項新規一出,立即引發全球用戶強烈反彈,不少付費訂閱者抱怨「功能被閹割」,質疑公司向監管壓力低頭。
延伸閱讀:OpenAI 推出 ChatGPT Atlas 瀏覽器:AI 不只聊天,現在還與網頁正式合體了!

AI 產業再次掀起波瀾。OpenAI 於 10 月 29 日宣布,旗下熱門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將不再提供醫療、法律與財務三大專業領域的具體建議。消息曝光後,立刻在全球社群平台引爆爭議,大批用戶質疑這項決策是「向監管單位低頭」或「被專業行業壓力逼退」。爭議最早由 Reddit 用戶揭露。10 月 31 日,有網友實測發現 ChatGPT 已拒絕分析醫學影像,並跳出提示:「ChatGPT 不再分析醫療圖片。」同時附上新政策說明。根據 OpenAI 最新規範,AI 模型不得在醫療領域提供診斷、開藥或治療建議;在法律領域,禁止撰寫合約、解釋案件或提供訴訟意見;在財務領域,則不得進行投資建議、報稅策略或交易操作。此外,也不得執行「無人工監督的高風險決策」。OpenAI 發言人隨後向《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澄清,這項更新並非「全面封禁」,而是要明確劃分「資訊」與「建議」的界線。公司強調,ChatGPT 仍可作為教育與輔助性工具,例如說明感冒的照護方式或法律制度原則,但不會再針對個案提供具體指導。官方表示,此舉是為了避免觸及專業責任爭議,同時保障使用者隱私與安全。

不過,這項政策仍引發不少付費用戶不滿。許多使用者指出,他們正是因 ChatGPT 能幫助分析醫療報告、法律文件或財務策略才選擇訂閱,如今功能受限「形同降級」。Reddit、X(前 Twitter)與 Hacker News 上湧入大量抱怨:「我靠 ChatGPT 幫家人理解癌症報告,現在不能用了」、「這是我續訂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不是擋到醫師、律師、會計師的財路?」甚至有人預測,OpenAI 未來可能推出「醫療版」、「金融版」、「法律版」等付費專屬模型,讓使用者額外付費才能獲得專業服務。OpenAI 也特別提醒,用戶與 ChatGPT 的對話並不具醫病或律師保密特權,理論上仍可能被司法機關調閱。公司表示:「我們希望用戶了解 ChatGPT 並非執照專業人員,而是一種教育性輔助工具。」這次的政策更新再次凸顯 AI 技術與專業倫理的界線爭議。OpenAI 強調這是「責任導向」的調整,但如何在安全與實用之間取得平衡,仍是全球用戶最關注的問題。